电影导演挑战短视频,讲好一个故事的极限时长能有多短?
导演宁浩在抖音影像节上发布了一支时长仅有1分钟的短片《不止一分钟》,影片通过猿人开始,经历人类,最终达到智能时代,轻巧有趣的展现了人类智力以及其产物之间的内在博弈。
1分钟的视频凝结了几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但让影像更具艺术价值的是《不止一分钟》传递出的感觉、情绪和概念。导演当然聪明地在有限的时间里埋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梗”——随着人类的进化,影像画面也从横屏视觉渐渐变成竖屏视觉。
移动端视频要步入“竖屏时代”了吗?答案不言而喻。2018年3月,流媒体巨头 Netflix 移动端上线以竖屏视频格式展示内容的预览功能,6月,社交平台 Instagram 发布竖屏分享平台IGTV。可别忘了,每天还有超过数亿的中国用户,在抖音上集中消费着短视频影像内容。
宁浩对《不止一分钟》给予更大的期待,“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带动更多的创作者完成更具创新、更优质的内容。”从单一的横向构图过渡到多种构图其中就包括竖屏构图, 内容的载体在变,产品在变,用户的审美也在变。
过去一年里,抖音已经成为电影、电视等精良制作的内容产品最看重的的传播平台之一,电影、电视行业开始尝试用短视频的形式创作抖音专属的竖版内容。张艺谋导演也在新作《坚如磐石》拍摄期间,单独尝试创作了抖音版本的短视频。
DAU超过3.2亿的抖音,拥有丰富度极大的内容SKU。为引领优质竖屏影像内容创作,抖音为此次短视频影像节召集起宁浩、徐峥、沈腾、贾樟柯、陆川、张晋、李非、刘天池组成了大师级的评审团。
当我们谈论竖屏影视时,不仅仅止有影像大师,那些在抖音里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探寻内容新鲜度与深度的普通创作者们,力量不容小觑。
很多人对燃烧的陀螺仪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拍的视频大部分人都看过,不熟悉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众所周知,他的身份是一位飞行员。对于飞行员来说,开飞机必须做得恪尽职守,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一丝马虎。而拍摄、剪辑视频则是天马行空的,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看似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但内核是一致的: 坚定,如同陀螺仪的运转原理一样。
陀螺仪是飞机里的一个部件,其中一个特性叫定轴性,它高速运转的时候,无论怎么给它施加外力,它都会保持一个旋转的方向不变——不轻易受外力改变自己的轴心,坚持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也是燃烧的陀螺仪视频的创作原则。
2018年1月,在一次执行飞行任务后,因耳朵发炎,使他不得不申请了一个月的休假。突然从高强度、长时间的飞机任务中抽身,他似乎有些无所适从这突如其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很偶然的一天,他无所事事的在家翻相册,记录下和家人相处瞬间的相纸,让他产生了不如把生活拍成视频的想法。“记录生活不需要前期策划脚本,随手拿起设备就能拍,和写日记一样。”
2019年之前,他拍了大概400多个视频,开创了#幸福生活中的仪式感#这一话题 ,点击量不高不低,但在今年1月份,突然连着几条视频点赞破了百万。第一条视频破百万时,他在飞往珠海参加培训的飞机上,下了飞机打开抖音,第一反应是高兴,随之而来的是不太理解,“很日常的生活内容,为什么偏偏是这一条?”
他试着总结了这一条的视频内容,用30、40秒的时间表达清楚了一件事情,主题明确,节奏快。而之前拍的视频,信息比较杂乱,有很多个主题,剪辑也偏慢。从那之后,他开始坚持用更明快的剪辑方式来记录生活。
2019年春节期间,他在抖音拍摄的回家贴春联视频在春晚前被CCTV1播出,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燃烧的陀螺仪。“春节我一个人在北京,那天我妈特别高兴的给我打来电话,说我上电视了。”
“我做的视频就叫幸福生活中的仪式感,我想把我对仪式感的理解、态度传递出去,这是一个单纯的想传递的念想。 分享,仅仅是这么简单。 ”燃烧的陀螺仪说,他没有想过因拍短视频走红就放弃飞行员的工作,视频是他的热爱,飞行也是,这两件事都是因热爱而在坚守。
快节奏的剪辑会带来更好的流量,但目前他又回到了自己最初的剪辑方式:一种慢的,叙事表达更清楚的方式。“有些东西你想要感受真切,可能真的要慢慢品味。走马观花的看,只能看到表面,无法触达内心。”
“我会守住做视频的初衷。”他的视频观看者里有数量不少的抑郁症患者,有些人会跟他分享自己今天的一些感想和片段,并提到自己受到视频的鼓舞变得更加热爱生活,这些留言和故事,是他拍视频后收获的力量。
“无论是生活还是个人,都在一天天的进步,总有一天我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拥有不被忽视的力量。”